专科2+2是什么意思
介绍
“专科2+2”是教育部提出的一种“1+1+2”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年、第二年在高职院校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年转入一般本科院校深造专业课程,第四年继续在本科院校拓展知识与技能。此模式被看作是高职、本科之间的“过渡”,定位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角色上,旨在弥合大专毕业生收入比本科毕业生低的制度不公,为高职学生提供平等升学的机会,也为本科院校增加了一部分优质生源。
优势
“专科2+2”模式的最大优势便在于“过渡”。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专和本科,专科2+2的学生可以在前两年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职业技能,成为熟练的一线劳动者。而在后两年时间内,可以进一步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加综合素质或选择向硕士研究生方向发展。优质的素质加上职场经验,可以更好地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降低用工门槛,提高职场竞争力。
限制
面向社会而言,朴素的学历观念认为本科毕业生优于专科毕业生,这种想法会制约专科“2+2”毕业生的就业和晋升空间。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独立本科毕业生相比,工作经验与职场适应性较差是它的劣势。同时,不同高校的培训方案与设施不一样,学习质量参差不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程度也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此外,学习特点与本科生存在一定区别,讲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实际运用的同时削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部分专科“2+2”学生在转入本科阶段后因为文化课基本功不扎实,会困难重重。
应用
应用与实践是专科“2+2”学生的优势所在,为此其所学专业必须明确职业化办学的目标与方向,并且着重于开展与企业合作的实训。职业技能的质量与水平是决定他们最终能否进入名企或者独立创业的关键。同时,从课程到实践、从素养到个性,提升文化素养是更加注重。具体而言,可以开展多元素养、综合素养体验式教育,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走读、多方实践、拓宽视野的全面素质”是其仍需加强的地方。
展望
面临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追求,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调整本身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我们要认识到,“专科2+2”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专本科模式相比,有不可比拟的经济收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要继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推进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为当下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