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流水空山吠犬声”的出处是哪里

“流水空山吠犬声”的出处是哪里

“流水空山吠犬声”的出处是哪里

“流水空山吠犬声”出自明代钱谦贞的《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流水空山吠犬声”全诗

《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明代 钱谦贞

阑珊春事蚤啼莺,与客闲行出北城。

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

夕阳古寺归樵影,流水空山吠犬声。

如绣年光仍在眼,桃花零乱麦田横。

《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钱谦贞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是明代钱谦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阑珊春事蚤啼莺,

与客闲行出北城。

社鼓冬冬催谷雨,

炊烟续续过清明。

夕阳古寺归樵影,

流水空山吠犬声。

如绣年光仍在眼,

桃花零乱麦田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明时节傍晚离开北城,登上顶山寺的白龙庙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第一句\"阑珊春事蚤啼莺\"表达了春天的来临,莺鸟早早地开始啼鸣。诗人与友人一同离开城市,漫步在北城外的乡间,享受春天的宁静与美丽。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社鼓声和炊烟的出现,表达了农村春雨的降临。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这些自然现象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节奏和春天的到来。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夕阳下古寺的景象。夕阳照耀下,古寺的影子和樵夫的身影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寂静而古朴的画面。流水潺潺,空山回荡着犬吠声,给人一种宁静与遥远的感觉。

最后两句\"如绣年光仍在眼,桃花零乱麦田横\"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诗人感叹时光如绣,美好的景象仍然在眼前,但也感叹桃花随风飘落,麦田中杂草丛生,暗示着岁月的变迁和生活的不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也给人以宁静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