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是什么
什么是法定假日
法定假日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休息、休假日。在法定假日,劳动者可以享有法定休息日的权利,同时也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共有七天。
我国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其中,元旦、劳动节、国庆节为三天假期,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三天以上的假日。
法定假日是否包括周末
法定假日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与正常工作日连休假日。而周末即周六日并不属于法定节假日范畴。所以如果在法定假日和周末存在叠加情况,公司可以给员工发放加班费,但不是强制性的。
法定假日的补休规定
在我国现行的年休假制度中,规定了劳动者年休假的最低天数,同时也规定了无假可休、法定节假日需要劳动等情况下的补休措施。如果员工在法定节假日期间需要劳动的,则公司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员工安排休息时间或者给予相应的工作餐费等福利待遇。
制定法定节假日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制定法定节假日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劳动者权益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劳动者在法定假日享受到了休息、休假和其他福利待遇,可以更好地保障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法定节假日的设定还能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成为保障劳动生产者疲劳程度的重要措施,对于国家长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